科学研究

基于泊松小波基函数融合多代卫星测高和多源重力数据精化局部重力场模型

基于TOPEX、JASON、ERS、EnviSat、CryoSat、Geosat/GM等多代卫星测高数据和欧洲局部区域的陆地、船载重力异常以及航空重力扰动构建了相应的局部重力场模型。分别以沿轨垂线偏差和大地水准面高高差作为测高观测数据,比较了使用不同测高观测量对于大地水准面建模的影响,数值分析表明:较之于利用沿轨垂线偏差构建的大地水准面模型,采用沿轨大地水准面高高差作为测高观测量解算的模型的精度较高, 如表6所示,在荷兰、比利时和英国区域,其精度分别提高了0.4 cm、0.3 cm和1.4 cm;在相关海域区域,精度提高了2.3 cm。以全球潮汐模型GOT4.7和局部潮汐模型DCSM为例,分析了不同潮汐模型对于建模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潮汐模型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较小,由于使用一次差分得到沿轨的大地水准面高高差作为测高观测量削弱了潮汐模型长波误差的影响,在局部区域也削弱了精度较低的全球潮汐模型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研究了船载重力及测高观测数据在海洋重力场的确定中互补性关系,卫星测高数据的使用填补了船载测量的数据空白区,扩大了海域重力场数据的覆盖范围;而船载重力测量提高了海洋重力场的精度和空间分辨率。特别在近海区域,船载重力测量是卫星测高技术有效的补充。总体而言,联合两类重力场观测量可以提高局部重力场的建模精度。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地球物理学报》。
 

船载重力数据对于大地水准面的贡献
 
卫星测高数据对于大地水准面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