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2008年汶川地震的震后形变研究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省汶川Mw 7.9级地震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发生的灾害最为严重的地震灾害之一,其重灾区面积达到12.5万km2,死亡人数超过8万人,受灾人口为2961万。汶川地震后,武汉大学、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在龙门山断层附近联合布设了10个GPS连续观测站。通过对10个连续观测站的数据处理,并剔除震前板块运动背景场,发现2013年后,平行于断层方向仍然存在明显的震后形变,而垂直于断层的方向则形变已基本减弱为0,表明汶川地震后,随着逆冲滑,动垂直于断层方向应力的大量释放,该区域的最大主应力方向由震前的垂直于断层方向变为平行于断层方向。
对于青藏高原东缘地区而言,长期以来并没有很好的震后形变观测资料来进行该地区的粘弹性流变结构研究,而2008年汶川地震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利用InSAR技术获取到的汶川地震地表形变场,采用同震形变和震后形变联合模型反演确定了龙门山地区中下地壳的流变结构,给出的粘性系数下限为2×1018 Pa s,这与基于震后最初14天GPS观测给出的成都平原地区4×1017 Pa s和川西地区9×1018 Pa s的粘性系数相吻合。与青藏高原其它区域的基于震后形变给出的粘性系数相比,本研究给出的粘性系数显得较小,而这个值可能正好反映了震后形变初期的粘弹性松弛效应,如果在更长观测时间的震后形变时间序列的约束下,将可获取到该区域更为可靠的流变结构参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urvey Review》。

投影至平行于断层及垂直于断层方向后的DIEX、GUEG、NANX、SEEG四个测站的位移时间序列,红色竖线为地震发生时刻,紫红色实线为拟合曲线


粘弹性模型的反演结果